專欄
時間有限
,但永遠足夠
15日
2019年07月
專欄
說話卷的「不接地氣」 《藝文青》

事隔兩年,教育局又提出諮詢,計劃改革文憑試中文科課程。「朝令夕改」四字沒有誇張,繼卷一新增範文之後,這次動刀改革的是卷四說話。所謂「革」,總應該帶有更好的意味,將壞的變成好,將好的變得更好。但這次諮詢內容,竟然是將卷四改為校本評核,初看新聞之際,驚訝莫名。細看內文,竟然還提到其中考慮:卷四考期橫跨兩星期,連同老師、場地、錄影等成本,「耗費甚大」。主持公開試的機關用「成本」作為是否刪去分卷的考慮因素,說得上聞所未聞。按這樣的推論,去掉沒有太多人報讀的科目不是更合乎經濟效益嗎?視藝科、文學科等選修反正長年無人問津,省了出卷、課程規劃、考試安排等一大堆行政費用,是否就令人稱心滿意?至於,本著減去學校老師課時重擔的出發點,到後來還是回歸到內部校本評核是否矛盾一點,值得另寫一文詳加討論。我最為關心的是,是有不少聲音強調說話卷「不接地氣」,討論內容與將來的工作無關這點。

有這種想法,大抵忽略了說話卷考的不僅是內容,還有表達能力。即使「題目」再不貼近社會(諸如問考生十二生肖之外再添一個動物會是什麼之類),但表達能力是無從割裂的存在。從討論的語調、措辭,從應對、反駁,到組織自己的話語,按自己的思路逐字吐出,本身就是現今社會不同工種需求的能力。即使是閉門作業的作家,也需要與出版社表達自己作品的意念、設計吧?即使是終日埋首電腦的設計師,也需要與客人交流意見、想法吧?表達能力,是群居社會的基本生存條件。作為前線老師,每年看過不少學生的說話影片,上佳者先就題目表達立場,然後界定題目關鍵,或從定義眼切入,或先闡明準則依據,不一而足,然後附以例子作佐證,末尾更會解釋例子與立場的關係以扣連兩者。更優者層層遞進以引導聽眾,稱得上條分縷析、綱舉目張。這樣的學生,不正是將來社會的棟樑之才嗎?

至於內容上的「不接地氣」,考評說話題目可粗分為生活、文化問題。問及社會問題的為數不少,例如如何提升政府領袖民望(附以選項),如果培養中學生對國家的感情(附以選項)一類,本來就是與社會接合的「經世致用」。而另一類的文化象徵題目,諸如上文所說的「十二生肖」,考核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,從而端視其闡述能力。除非我們抹殺認識中國文化的可能,否則「不接地氣」,本來就是傳統文科的一大弊病。今天我們讀中國文學、歷史,學生問如何「接地氣」,我相信文學老師多會曉以大義,說文學是心靈的所歸,即使或世途未如理想,但現實的勢利考量之外,文學世界還能以一句「此心安處是吾鄉」輕輕帶過。我不是數理科的老師,但說到「連接社會」,加減乘除以上的數學算式,一般平民百姓又是否能夠在離開校園後得以應用呢?我並不試圖否定不同學科的價值,我反對的是否定說話卷者以「內容不貼合社會/將來工作」的所謂理據。因為循此思路,文言文等都皆是陳舊而必須摒棄之物,規劃課程者尚且自相矛盾,則學生厭棄此卷不是理所當然嗎?更不用說卷四的設置,從來不在於壓倒對方,取得優勢。此卷名為「口語溝通」,溝通即雙方交流之意,而不是一味自說自話。學習如何與人交換意見,從中進一步思索,甚至檢討、反省自身觀點,明是將來社會工作的縮影,是不同職業崗位的重要一環。從「內容」到「表達」觀之,以不接地氣作反對,是站不住腳的說法。

近日我獲邀到台南成功大學參加國際研討會,同時發表學術論文。研討會主題是唐代的一部書籍,名為「群書治要」。與眾會學者教授討論此書的歷史、文獻問題,在某些人的眼裡,已經是離地而沒有價值的資源浪費。記得中間有場討論,某位學者提到虞世南也許是《群書治要》的主力編寫者,他的理據是虞世南曾經編過同類的書。因為缺乏文獻,今天我們只知道當時參與編撰的數個人物,誰是主力無從稽考。當日我提出三點異議,認為蕭德言才可能是主撰人,其中一個理據是蕭氏精通《左傳》,而《群書治要》裡引用《左傳》特別多。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與我對談,提出質疑,說「多不多」要視乎原來書的份量而定。情況就如十個蘋果吃上三個當然多,但如果僅有三個蘋果,卻吃上兩個,從比例而言則是更多。《左傳》字多,引用多並不能代表蕭氏就是主撰者。我回應她的說法,先是同意比例上的問題,然後提出另一佐證,《史記》原書字數多達五十多萬字,但《群書治要》同樣引用少,說明《左傳》的多是非同尋常。這時另一位學者補充說同意我的想法,附以當時唐代宮廷地圖,嘗試從地理上說明蕭德言與編寫地點的關係……

討論沒有結果。但討論的過程,就是一場活生生的口語溝通。我以不擅長的普通話表達觀點,偶見口吃,但無礙表達想法。即或高談闊論、雄辯滔滔,也不見得就是有效發言。至於即時回應更見大家思路是否清晰,角度是否有理,會後一眾學者圍談交換手上文獻資料,從台上到台下,學術世界除了埋首寫論文之外,一樣注重「溝通」。我慶幸曾經考過說話科,從小的培養訓練給過我無數次「預演」,不卑不亢地據理立論,就是說話科最大的價值。

原載於《藝文青》vol.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