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著這序一片空白的感覺,大概也和你們對著考卷/作文紙時一片空白的時候沒有差別。命題作文諸多限制,當然有其惹人討厭的地方,但題目開放/半開放,也不見得就容易下筆。像每個月給你們寫這序,很多時候想來想去沒有方向,有時想寫點感性的話,又怕太過矯情;有時想寫點生活趣事,偏偏生活沒什麼趣聞;有時想寫點補習老師的難處,又怕你們覺得我無病呻吟。於是下筆就有了困難,也就有了猶豫的時候。
退一步來說,即使不談下筆困難與否的問題,從考核學生的角度來看,還是命題作文更為有效而準確。漫無方向的寫作,某位寫時事感悟,另一位寫一件生活小事,評分如何拿捏呢?結果是苦了考官,又害了考生。即如2016年的半開放題,要求學生在橫線上自由發揮,填補如何找到快樂。就現有的5**考卷而言,兩位評分員分數差距十分以上的多不勝數,換言之,即使題目已設有「扣題限制」,但因為橫線上的空白任意發揮,在評差差距上就有了分別。再者,評分老師逾百人,質素難以劃一,開放題目的評分尺度就難以釐定。今日香港文憑試中文科的「扣題限制」某程度而言是為了老師而設,非僅僅為了留難學生。
對錯其實視乎角度。當大家對於網絡上的主流聲音一味順從的時候,就是社會倒退的開始。所以,訓練批判性思考是理性的科學用語,但從立身處事而言,我會命其名為「易地而處」,從多角度為人設想不同的出發點,從最低程度嘗試去諒解、包容和接受別人的理由,這才是理性、自由的文明社會。
讀書是快樂的,起碼是相對地快樂的。過程中你透過不斷增值自己,結果當然不只是考卷上的分數,而更多是對於人生的看法、心靈的修養和思維的擴展。思維開闊之後,就能夠看到更多的盲點,設想更多的可能,然後學會為人著想。所以,你我都知道文明的社會幾乎等同教育普及的社會,你我都會同意有些國家落後、不文明源於教育的種子未能遍地開花。他們強取豪奪,不一定是因為沒有讀過《論語》,也可能是因為沒有看過太多史書,沒有從歷史人物中吸收到「正義」的味道,未能幻想自己是一身剛烈、義薄雲天的關羽。真的,讀書不一定是說理式的教育,更人性化的想像也可以令人更能走向真善美的階梯。
所以,從客觀而言,教育(即學習)是使人更有品味、更有修養、更有氣質、更有魅力的過程。古往今來那些讀書人留下的瑰寶在時光長河中閃閃生輝,說是神交古人好像有點老土,但人生也似乎沒有其他更有效的途徑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。Better me沒有捷徑,卻是人生最孤獨的苦行過程。抽取了考入大學、求分數等主流原因之後,我期盼你會醒悟學習讀書其實也只是純粹的一趟自我修煉,這個年代,修煉愛情、修煉友誼之外,為什麼不能/不應修煉人生?
讓最苦的歲月走得甘甜一些。不是刻意的過分樂觀,而是學會接受生命的一切命定考驗,既來之,則安之。安之,安然面對,當中容許我們努力不懈,也容許我們走得甘甜。爾後,你會發現,讀不了書的失落和難受,只是那時的人生已然不能如現在一樣自主自立。這才是生命中最無可挽回的悲痛。
所以,好好努力。
10/10/2016 16:34